本文主要想討論的是央企旗下租賃公司的業務方向選擇,首先需要明確一下什么是央企旗下的融資租賃公司,即是央企控股的融資租賃公司,目前國務院國資委央企一共98家,設立租賃公司的共有65家,占央企的66%,可見央企成立或收購融資租賃公司是一件比較時髦的事情,那我們討論這一問題也有一定現實意義。

  我們先來分析央企成立融資租賃公司的初衷,我覺得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賺取金融利潤,二是做集團內業務,肥水不流外人田,三是以融促產,拉動主業發展,類似供應商的融資租賃,這三類目的有交叉但應該會有所側重。賺取利潤是一切生意的本質要求,但能夠完全實現脫離主業,利潤穩定可持續的央企租賃公司并不多見,比較典型的代表是遠東租賃,雖然遠東租賃雖已不完全算是央企旗下的租賃公司,但縱觀遠東租賃的發展史,她的確是從央企租賃公司出發,抓住了歷史的機遇,成為獨立第三方租賃公司龍頭的代表。同時期業績做得比較好的還有通用技術集團旗下的環球租賃,其本身就可以成為集團下屬子公司利潤貢獻的排頭兵,并在港股上市,但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央企租賃公司能成為成功的獨立第三方融資租賃公司難度越來越大。

  我們也看到不少央企在這一方面遭遇滑鐵盧,比如中車融資租賃,(2018年)約有60個融資租賃項目出現逾期,逾期應收款約60億元,平均每個項目損失約為1億元,好在中車家大業大,不至于傷筋動骨,后來還成立了中車金融租賃。由于進入不熟悉的領域損失慘重,還有更多的租賃公司由于行業風險等問題進行被動的戰略收縮。

 因此,側重于后兩類目的的央企融資租賃公司更為常見。國資委也要求“中央企業所屬融資租賃公司要切實回歸租賃本源,立足集團主業和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有效發揮融資和融物相結合的優勢,優化業務結構,大力發展直接租賃,不斷提升服務主業實業能力和效果,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央企融資租賃公司“立足集團主業和產業鏈上下游”有什么特別的優勢呢?

  首先是市場優勢,央企融資租賃公司剛一成立,在這幾年的市場環境下,要想形成業務規模,沒有長期的耕耘是很難成功的。集團主業和產業鏈上下游卻為租賃公司提供了相應的捷徑,央企集團公司大多都是超級巨無霸,截至2021年底,央企總資產規模達75.6萬億,營收規模達36.3萬億元,這里面的營收融資租賃只要有10%的參與,就有3.6萬億的融資租賃市場規模,接近融資租賃目前總體量的半壁江山,可見這一市場有多大,央企相對而言是比較封閉的體系,外面的金融機構想要進入,還存在不小的壁壘,因此,集團內的融資租賃公司在這一方面存在天然的優勢。

  二是風控優勢,不必諱言,目前融資租賃公司做的業務屬性融資大于融物,風險管理是利潤得以實現的必要保證,融資租賃公司經營狀況不佳的原因不是由于缺少業務,而是由于逾期壞賬問題導致的。央企融資租賃公司的風控優勢主要是信息優勢,融資租賃公司對同一集團內的企業的情況有更多的了解,對集團上下游的合作情況也能交叉獲取信息,更具可靠性。

  三是資產處置優勢,部分主業相關形成的融資租賃資產,如果出現違約,集團可以接收處置運營,那么將大大降低融資租賃業務的風險,也可以將融資租賃業務形成閉環,當然這是需要滿足條件的,能夠形成穩定的現金流并能與股東方進行風險隔離。

既然立足集團主業有這么多好處,那為什么很多央企旗下的融資租賃公司在戰略選擇上面并沒有很好地擁抱主業呢?總的來說,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是適租性的問題,融資租賃至少需要有租賃物,這對于重資產行業來說不成問題,如電力、鋼鐵、煤炭等,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投入,融資租賃的適租性就特別好,但對于輕資產或以貿易、技術、應收賬款等為主要資產的集團來說,適租性就很差了,做集團內業務租賃物就成了攔路虎;

  二是成本的原因,央企集團內客戶普遍評級比較高,受到大多數金融機構的追捧,自身融資成本很低,央企融資租賃公司的評級不見得比客戶高,在報價上對比銀行貸款等融資方式沒有優勢;

  三是逾期處置的問題,對于集團內資質較差的客戶,業務雖然好做,但一旦出現逾期的情況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既不能訴諸法律,畢竟還是兄弟單位,也不能置之不理,只能續作業務或找上面討說法;

  四是監管的問題,銀保監會出臺了銀保監會于2020年5月26日施行的《融資租賃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監管辦法》),其中第二十九條對單一承租人及承租人為關聯方的業務比例的集中度要求對央企旗下的融資租賃公司做集團內業務影響非常大,銀保監會從風險分散的角度對集中度進行管理無可厚非,也間接認可了融資租賃作為金融業務監管的必要性。

  以上問題也可以找到一些臨時的應對之策,適租性問題可以通過豐富產品線的方式來解決,成立專門的保理公司、采取委托貸款,信托等方式放款;成本問題則需要融資租賃公司拓寬融資渠道,采取資本市場發債、同業資產轉讓等方式降低融資成本;逾期處置的問題則需要融資租賃公司堅持獨立自主的評審標準,不因為是集團內部客戶而大幅降低風險容忍度;監管問題,目前《監管辦法》只是暫行辦法,還有與監管層溝通的空間,另外可以做集團上下游客戶的方式來達到分散的效果。當然,以上只是能夠想到的辦法,還需要在實踐中慢慢摸索更多的解決之道。

  從國資委來說,融資租賃業務發揮融資租賃的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優勢,提升服務主業實業的能力與效果,這是正向的效果,從反向的效果來看,集團內業務資金沒有流到外面去,沒有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這是風險的底線,也是出臺這一規定最重要的原因?傊,每家央企租賃公司面對的情況還是會有不同,租賃公司如果能成為大海中自由遨游的大魚自然是好,但在風浪滔天的背景下,有一片自家的避風塘可以慢慢發展也不失為一種不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