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站在了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融資租賃應當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充分利用好融資與融物相結合的獨特優勢,發揮產融結合的橋梁作用,助力國家做強產業鏈,服務構建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國際市場話語權。

  為此,融資租賃企業應積極探索轉型升級的發展道路,充分發揮租賃特色優勢,著力打造差異化經營模式,提升租賃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加快數字化轉型,同時嚴守風險、合規、安全底線,推進行業可持續穩健發展。

  一、打造差異化經營模式

  租賃作為最貼近實體經濟的融資模式之一,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經營,既符合監管政策導向,也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既能體現“融資+融物”的行業特色,也是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點。

  一方面,當前租賃業務同質化情況比較明顯,急需通過特色化發展開辟市場新賽道,打造新的盈利點;另一方面,租賃業務具備融物的功能,在項目交易結構設計上更側重于未來的經營和資產風險價值的衡量,通過差異化經營提高資產管理能力,能夠使租賃物真正發揮風險緩釋作用,是融資租賃企業未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融資租賃企業要充分利用自身金融、貿易、投資、服務為一體的優勢,立足實體、貼近實物、融入實業,發揮租賃資金直達效應,促進企業生產銷售,盤活企業存量資產,帶動設備設施的優化升級,技術的迭代更新,產業鏈供應鏈各節點的暢通和循環,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二、提升專業化和創新能力

  立足新發展階段,鞏固提升專業化管理水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探索租賃服務新模式,是融資租賃企業推進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

  一方面要加強前瞻性的研究分析,找準全球租賃業發展趨勢,持續深入了解所服務領域的發展態勢,緊密貼近市場和客戶,及時跟蹤租賃物價值變動,構建互利共贏的合作伙伴生態體系;另一方面要打破傳統思維定勢與路徑依賴,深入推進產品、模式、制度、流程、系統等一系列的內部優化,構建專業化的運營管理體系和機制,打造專業化的人才隊伍,鍛造專業化的發展能力。

  當前隨著國家政策部署進一步深化,一些租賃公司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先進制造業、綠色產業、專精特新等專業領域主動作為,持續探索租賃業務新的切入點,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找到了適合自身的新發展之路。

  三、加快數字化轉型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科技賦能已成為當前各行各業保持快速增長的重要途徑。融資租賃企業也應順應發展趨勢,加強科技賦能,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

 一是要加強頂層謀劃,做好數字化轉型規劃,以系統全面的思維方式推進數字化轉型,貫穿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個業務系統,避免數字化走彎路;

  二是要加強數據治理。數據治理是融資租賃企業有效達成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實現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加強數據治理可以更好的發揮數據價值,加快企業創新轉型步伐,同時還能更好更有效的對接監管要求;

  三是要加強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金融科技人才是引領融資租賃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企業應積極構建服務數字化轉型的人才管理機制和培養開發平臺,持續做好金融科技投入,堅持外部專業資源運用和內部培養并重,打造適合租賃行業特點和需求的數字化人才隊伍。

  四、嚴守風險合規底線

  融資租賃企業轉型升級的前提是守住風險、合規、安全三條底線,要進一步強化底線思維,把風險防控、主動合規管理、維護金融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是要堅決守好風險底線。持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構建全面穩健的風險管理體系,實現租前、租中、租后全員全流程的風險監測。加強金融科技的運用,利用大數據風控不斷增強風險管理的主動性、前瞻性;

  二是要嚴守合規底線,強化主動合規意識。一方面要深入學習監管政策,加強監管溝通,建立動態學習更新機制,將監管的各項要求有效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指南。另一方面要加強內部監督,圍繞重點管理領域定期開展深入排查,主動對照監管要求找差距、補短板、堵漏洞,建立全面且長效的合規管理機制;

三是要筑牢金融安全底線。融資租賃行業由于融物的內在特點,其數據的廣度、深度、頻度都與其他金融業態有著顯著的差異。企業要提升數據安全意識,強化組織架構,從源頭上杜絕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要加快構建涵蓋數據安全運行的全過程的審查機制,將監管要求落到數據安全治理體系中。